2015 March
30

龙光集团2014年年度营业额及年内溢利平稳增长12.4%及17.7%

坚持“轻资产”、“快周转”的营运模式

继续“深耕区域、聚焦刚需”的经营策略

业绩摘要:

(香港,2015年3月30日)中国专注于住宅物业市场的领先物业发展商 —— 龙光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龙光集团”或“集团”,港交所股份代号︰3380)欣然公布集团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内”)的全年业绩。在市场调整期中,集团把握市场走势,及时调整销售策略,订立务实的销售目标,以确保稳定的盈利能力及健康的销售收入为前提,进一步实施精细化的专业管理,于回顾年内保障了收入与利润的平稳增长,实现集团提出“高盈利、高周转”的经营理念。

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团实现合约销售为人民币133.5亿元,合约销售面积181.7万平方米(不包含车位面积),较去年分别增长约1.1%和10.7%。已确认营业额为人民币125.0亿元,较2013年同期增长12.4%;2014年年内溢利约为人民币24.2亿元,较2013年增长17.7%;核心溢利(即未计及投资物业及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及相关递延税项的年内溢利)约为人民币17.6亿元,核心溢利率达14.1%。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4695元(2013年:人民币0.4735元)。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1港仙,占年内核心溢利的约25%。

年内,集团成功把握市场机会,通过先后两次发行美元优先票据,规模共达5.5亿美元,及一次1.05亿美元的银团贷款,进一步加强自身财务实力。该三笔债权融资的成功发行不仅代表集团获得资本市场对其卓越的营运模式、领先的盈利能力、稳健的资本构架和良好的信用水平的认同,也成功打通多种境外融资的渠道,为以后更进一步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铺垫,为未来稳健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集团持有现金及结余(包括有限制及已抵押存款)约为人民币7,514.5百万元,净负债比例维持在65.7%的水平,年度平均借款成本为8.8%。

龙光集团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纪海鹏(中)、执行董事肖旭(右一)、执行董事赖卓斌(左一)出席2014年度业绩发布会

龙光集团2014年度业绩发布会现场

业务回顾

2014年,伴随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作为中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房地产市场于去年正式步入调整期。然而,自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央及地方政府频频推出定向调控楼市的举措,在资金层面上以微刺激保障自住购房信贷需求,各地陆续发布多项利好房地产业的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后,经营环境得到改善。面对市场化、差异化的行业调整期,集团继续优化产品与服务,进一步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准确把握投资决策,建立更完善的有效激励机制,促进集团的持续发展。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首次置业的刚性需求愈加庞大,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城市居民期待改善住房条件,预期政府将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集团坚持以首次置业及改善需求人士为主的产品定位,年内合约销售中售出单位面积中120平方米以下占比80%, 售出单位金额中人民币100万元以下占比91%,售出单位支付方式中70%为按揭贷款,更好契合刚需的市场导向。

回顾年内,集团合约销售主要分布在11个不同城市32个项目,其在惠州、汕头、南宁的销售额继续位居市场领先的位置。其中在年内首次推盘预售项目有8个,主要集中在南宁、汕头和中山等城市。

集团坚持“深耕区域、聚焦刚需”的策略,在妥善控制财务风险之下,继续坚持在公开市场以“招拍挂”的方式,把握时机及时补充优质地块。2014年集团分别在深圳、汕头等地透过公开市场“招拍挂”的方式新获取7个新项目,总建筑面积共计2,554,448平方米。集团亦以股权收购的方式获取一个总建筑面积为1,941,523平方米的新项目。截至2014年12月31日,集团总土地储备约为1,368万平方米,其中除一个项目是通过股权收购外,其余全部透过公开市场的“招拍挂”获取,预期足够满足集团未来五至六年的开发需求,其中53%地处中国经济最繁荣的珠三角地区,有助于集团未来把握市场整合的契机,达致稳健发展。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集团将巩固其在珠三角、两广等优势区域的市场地位,继续专注刚性需求及刚性改善型需求产品,提高业务的抗风险能力。坚持以“轻资产”、“快周转”的运营模式作为公司当前的核心竞争力,加快项目周转,不大量持有商业物业,不投资持有型物业,提高产品变现能力,规避资金沉淀。同时,集团将适时优化产品结构,确保现金流快速回笼周转的同时,保证项目合理利润率。

未来在加强土地资源方面,集团将在具备经济及人口增长潜力的一、二线城市中寻找该类增值空间可观的地块资源,重点关注和研究配合基础设施建设、或与城市轨道、城际轨道站台连接的服务性项目。